05  

 

出了地鐵,才真正開始看到了倫敦。

 

進了城,我有點被眼前的景象嚇到。這城是古城,因此保有了未經規劃的曲折道路,絕不會是工整的棋盤式,路也大多都是窄小的,在裡面走著走著,東西南北都會被搞糊塗,我平常拿來依據的方向感也跟著就被弄掉。這是典型歐洲城市的道路樣貌。因此真正讓我驚訝的,其實是「建築」。

 

我一直以為,倫敦這座城保有了古時的建築,或是如果要整修也需要仿造原本樣式,而不能任意變化,就像是巴黎或布拉格之類的城市一樣。但其實沒有,常常舊樣式的老房子旁就緊鄰著一棟新蓋的建築,大量的鋼筋玻璃材質,更顯得醒目。然後,小小的馬路就有不協調高度的新房子壓了過來,有點違和,但卻又有種奇異的調和感。而即使是舊房子,也可能因為屋主的巧思變得有自己獨有的個性,不是中規中矩。

 

06  

 

再往泰晤士河畔走,這樣的感受更明顯了。遼闊的視野一下就把倫敦的天際線表露出來,高高低低的建築,或弧線、或直角;高的、矮的;很新的、很舊的;勾勒出了魔幻般的線條。這些都說明了一件事,其實,倫敦是一座很有生命力的城市。

 

然後,街上的行人也是,這裡的人走路很快,但並不是以一種機械化的模組方式在移動的,而是一種跳躍的、流動的姿態。就像是街上的建築一樣,有一種獨有的律動感。而印象中的什麼紳士、王室、優雅、禮俗,也都在東倫敦牆上的塗鴉給推翻掉。倫敦,其實跟我想的很不一樣。

 

07  

 

還有就是「紅色」。雖然早就知道倫敦的電話亭、巴士、郵筒,就連地鐵標誌都是一圈的紅色,但真的來了之後才更會深刻感受到它的無所不在。一個轉角、一個角落,不經意的總會有一抹鮮艷的紅躍入眼廉,彷彿像是影子一般,只消一個回頭就能看見。所以,之後只要看到紅色,我都會想起這裡。

 

08  

 

最終是,這些細微末節才是記憶一座城市的方式,大笨鐘、倫敦塔橋、白金漢宮、西敏寺或是泰晤士河,其實都只是倫敦的象徵,而不是在你腦海裡的印記。可能是在某年的某一片刻,一個香氣、一道陽光,或是早晨清冷的空氣,就會讓你想起在一座城市遊蕩的片段,而這,就是你所獨有的,打造出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倫敦。

 

也因此,我總是喜歡花很多時間在一座城市裡步行,在小巷裡亂鑽,然後找到自己與這座城市的連結。

 

而在倫敦的那些時間,遇到了幾天的雨,更常是時晴時雲時雨,但就是沒遇到霧。好吧,朋友的話起碼對了一半。

 

09  

 

〈原文刊載於法蝶部落格〉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肆一 的頭像
    肆一

    肆一

    肆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